迭代创新的户外住宿产品不仅重新定义人们对户外旅游的想象,更代表着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也为全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将住宿体验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的户外住宿产品不仅打破了建筑的界限,更重新定义了人们对户外旅游的想象。从奢华野营(Glamping)、生态树屋、穹顶星空房到水上漂浮别墅,各种创新形态的户外住宿产品既保留了户外探险的原始魅力,又提供了高端酒店的舒适体验。浩华管理顾问公司的专家指出,这种独特的价值主张,使得户外住宿产品能够产生显著溢价,成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细分领域。
多方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户外住宿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58亿美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的4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4%。其中豪华露营作为高端细分板块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到203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亿美元。亚太地区的户外住宿需求呈现更快增长态势,其中奢华野营市场在2024年达到约6.205亿美元规模,并以14-16%的复合年增长率向2030年突破1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
专家分析,亚太地区强劲的增长态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推动,包括可支配收入提升催生消费者对独特体验的追求、政府和私人资本扩大投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社交媒体促进户外生活方式的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特别是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者中,「可分享」的户外体验正成为社交新货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户外住宿市场的一大特征是产品形态多元化。从传统的帐篷、蒙古包,到创新的树屋、穹顶屋,再到移动房车和水上别墅,每一种形态都对应着不同的客群需求和场景体验。这些产品不仅在设计上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更在服务体验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包括生态观察、星空摄影、户外瑜伽等在内的丰富活动体系。
中国市场拥有发展户外住宿的天然优势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专家认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发展户外住宿的天然优势。西部壮丽山川、东部蜿蜒海岸和中部秀美乡村,都为差异化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不通过,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挑战包括: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户外住宿IP;创新营销方式,借助短视频和社交平台扩大市场影响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注重可持续发展,将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于建设和运营全过程。
随着消费需求和技术创新持续升级,户外住宿将呈现更多可能性。比如,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提升住宿体验的舒适度、模块化建造技术将降低开发门槛、跨界融合将催生更多「户外+」创新模式等,使得这个兼具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环境效益的细分领域,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体现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可能路径。随着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户外住宿将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行业标杆,为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