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委员会(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ETC)日前发布的《旅游业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欧洲各国旅游局正积极实验人工智能应用,但人才、培训与战略不足为普遍问题。
欧洲旅游委员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欧洲各国国家旅游局的日常工作模式。这份由未来智库Kairos Future开展的专项研究表明,虽然人工智能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展现出重塑旅游行业格局的巨大潜力。
调研发现,目前欧洲各国旅游局反映出「先行者引领,多数机构试水」趋势。少数早期采用者已经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而多数机构则通过短期试点项目来评估该技术的可行性。值得关注的是,旅游局员工对人工智能普遍持积极态度,好奇度高而抵触情绪低,为技术推广创造了良好环境。
不同职能部门的应用成熟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市场营销部门凭借自动化内容生成等明确应用场景,在技术应用成熟度上领先于研究部门。72%的市场营销团队已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文案创作,并在内容格式测试、内部流程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之下,研究部门虽然认可人工智能在舆情分析、翻译、文本处理等领域的价值,但仍将其定位为探索性工具。
报告指出,人才短缺和战略缺失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缺乏内部人工智能专家、培训机会不足以及路线图缺失成为普遍性问题。预算的制约对于市场营销团队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接入和基础设施问题反而较少被提及,表明能力缺口在当前阶段比资源可用性更为关键。
应对挑战切实可行的建议
针对这些挑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如通过黑客松(Hackathons)、创新冲刺和主题研讨会等形式,为团队提供结构化实验时间;开展针对特定岗位的技能培训,由内部早期采用者担任指导老师;根据试点成果逐步增加预算投入,推动成功项目向持续运营转化;以及制定职能层面的路线图,确保探索性项目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等。
专家指出,该报告虽然聚焦欧洲,但其发现和建议对全球其他国家旅游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欧洲各国旅游局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功能部门差异、技能短缺、战略缺失及预算限制等问题,是普遍性的挑战。报告所倡导的「结构化实验+角色化培训+渐进式预算」推进路径,以及针对不同部门定制的路线图制定方法,为其他国家旅游局规避常见陷阱、高效部署人工智能提供了经过验证的实施框架和策略工具箱,尤其有助于新兴市场旅游机构实现技术应用上的跨越式发展。
欧洲旅游委员会主席Miguel Sanz表示,人工智能为欧洲各国旅游局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和研究领域提升运营效率带来了全新机遇。目前虽有积极实验的浪潮,但各机构能力不均的问题也无可忽略。因此,创建共享学习空间、培养实用技能和支持结构化创新尤为重要。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