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季节都有它特殊的味道,那秋季属于桂花的馥郁。正在看这篇稿子的朋友们,现在就深呼吸,去闻闻空气中是否有一丝桂花的香气。此时抬头去寻桂花踪迹,却见头顶的大月亮。秋分到,中秋也该来了。
秋分作为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是秋季过半的鲜明标志。此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重回归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寒暑均分。秋分之后昼短夜长逐渐明显,凉意日重,秋意愈深。而此时月亮也将迎来一年之中最圆的时刻。更妙的是,秋分自有其三候,藏着大自然悄然变换的密码。
秋收三物候
一候雷始收声
此前盛夏轰鸣的雷声,到了这时候渐渐销声匿迹,仿佛夏日的喧嚣被秋风轻轻收起,天地间多了份沉静;
二候蛰虫坯户
土里的小虫儿感知到寒意,会用细土将自己的洞穴封起一道小门,像是为过冬做足准备,透着几分机灵的可爱;
三候水始涸
夏日常满的池塘、溪流,随着降水减少与蒸发,水面慢慢回落,露出岸边的碎石与衰草,倒也勾勒出另一番清寂的秋景。
灵隐寺门前的桂花 图源:灵隐寺
中秋节属于秋分的!请还给它~
秋分与中秋都有“秋季中点”之义。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时间坐标”。但很多年前,中秋节真的属于秋分。
《事物原始》中曾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诸月数,则蟾兔圆,故曰‘中秋’。言此日为三秋之中也,又谓之月夕。”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但是祭月最开始是源于秋分,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会在秋分这一天对“月神”进行祭拜活动。但是人们发现,秋分那天的月亮总是不够圆,再加上后面农历日期的不断变化,秋夕祭月逐渐从秋分改到了中秋节。
不过也没关系。无论是秋分还是中秋还是秋分,都是丰收的时节。
此时此刻,南方稻熟,北方果实大丰收。农人在田间忙碌收获一年辛劳的成果,跋山涉水的徒步登山人,越过重重山岗来到此,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他们的喜悦。
南方的村庄,稻穗压弯了秸秆,农人腰间别着镰刀,弯腰时裤脚沾着草屑与露水,抬手割下一束金黄,随手拢成小堆,阳光洒在稻穗上,连汗珠都闪着光。
当人们路过田埂时,他们黄黄的皮肤,随着嘴尖的笑容,用力地在眼角形成了一条条幸福的褶子。
山坡上的柿子树有几个红色的果子,石缝里还长着几株野桂,没有庭院里的规整,却开得更盛,风一吹,花瓣落在农人的草帽上、落在路过孩童的衣襟上,空气里混着桂香与稻子的清香,是秋天独有的味道。
歇脚时和老农聊天,他手里搓着刚摘下的稻粒,“今年雨水匀,秋分前后正好收,你看这稻子,颗粒多饱满”,说着递过一把,指尖带着泥土的温度,稻粒嚼在嘴里,有淡淡的清甜。他指着远处的山坳,“那片板栗也熟了,过两天雇人摘”,眼里的笑意,比秋日的阳光还暖。
以前的人们会说,丰收是件开心的事情,为什么会开心呢?因为获得丰收的农人开心,而喜悦可以传递给每一个人。
秋分之后往往迎来中秋,中秋时节家人齐聚,赏月、吃饭、吃月饼……
简单的几件事,藏着人们对生活的期望。虽然秋分不放假,但不妨挑个周末,去山里走一走。
不用去寻找自己的目的地,你就顺着稻田间的小径走,扑鼻而来的稻香、桂花香,会让人的心从浮躁变得舒畅,一瞬间扫荡自己的所有班味儿。
秋高气爽的季节,田间的一股风,突然吹起,站在田间的你,或许会做一个动作,就是顺势跟着风跑起来,最后在田埂的尽头张开双手,居高临下看着四周,关于秋天的一切。
那瞬间,人的心在快速跳跃,大脑在接收多巴胺释放的信息,那时候的人会获得短暂飞起来的快乐。这便是接受秋天获得的喜悦。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