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康养旅游呈现政府主导、融合生态疗愈、关注心理健康及无障碍服务的趋势,为中国旅游业带来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全球康养研究院(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在新发布的2025年康养旅游前沿趋势报告中分析,近年来,由政府机构主导的绿色和蓝色康养旅游逐渐兴起,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例如,新加坡正通过大型沿海新城项目,将疗愈艺术、水疗、光疗等健康体验融入城市规划,并设置疗愈花园,为自闭症、老年痴呆、焦虑或多动症患者营造宜人的康复环境。夏威夷则将康养与生态保护相融合,推「再生型旅游」模式,通过志愿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体验自然和文化康养的同时,反哺本地社区。中东地区如迪拜,也在筹备集健康、休闲和医疗于一体的康养乐园,并将于其中打造全球最大的室内植物园之一。
在面对灾害与困难时,康养旅游同样展现出强大的修复力。例如,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山区在经历森林火灾后,迅速制定了康养旅游发展战略,以心理和生态疗愈为核心吸引投资。新南威尔士州的森林步道引入沉浸式体验装置,促进灾后人群心理复原。美国索诺玛县则为火灾灾民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康复课程。这一系列案例表明,康养旅游不仅能助推目的地复苏,也强化了当地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影响力。
脑健康优化则正成为高端康养的新兴风口。国际一线医疗和康养机构现已纷纷推出以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增强脑功能为目标的深度疗养方案。这些方案借助神经科学与智能科技,融合冥想、抗压训练、认知提升等多元手段,实现精神健康与认知力双向提升。
面向职业运动员等各类高净值客户提供的运动康复类康养度假产品也正在兴起。这类产品以医生主导的方案为核心,强调科学评估、精细化康复和个性化精神关怀,为健康管理、疾病恢复和生活方式调整提供全新体验。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专属康养度假村不断涌现。以泰国、巴厘岛等为代表的亚洲高端度假村,已将心理疗愈、瑜伽、冥想和自然疗养深度融合,提供结合心理咨询和整体疗法的专业疗愈方案,为有情绪健康需求的旅客打造沉浸式康复空间。
此外,医疗后康复、癌症护理与舒缓疗养等需求持续走高,健康与医疗的跨界合作也日益深化。比如,以菲律宾为代表的新兴康养目的地,便借由将前沿医疗介入与传统疗愈手段、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国际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无障碍康养旅游正成为行业标配。随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推动相关标准日趋完善,也有越来越多目的地和康养度假村从场地设计、设备配备到服务流程等全方位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
中国旅游产业有望挖掘康养新商机
在这些前沿趋势下,中国旅游产业亦有望挖掘新商机。比如,可通过对政府主导的绿色与蓝色康养基础设施投资,发展融合医疗、生态和文化体验的综合康养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同时也针对老年人、家庭旅游等特定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以开发新的增长点。此外,还可加强康养旅游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深度整合、促进产品创新,并提升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为特殊需求群体提供更多便捷的康养选择,从而拓宽市场覆盖面,加强中国康养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