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非-He Yafei

时间:2022-09-10 22:07 作者: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8月18日,以“亲诚惠容 合作共享——携手共筑亚洲山地旅游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启幕。主题论坛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何亚非以《亚洲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为题发表了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发展,疫情持续肆虐、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际社会面临众多危机的空前挑战,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处于破旧立新的转折期,不确定性和动荡成为“常态”。

在复杂多变的新历史时期,如何推动遭受疫情沉重打击的亚洲旅游业,特别是山地旅游业,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稳定就业、减少贫困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努力促进各国之间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我们这次大会的首要目标。

旅游是文明和文化的组成和承载体,为人民希望拥有美好生活、探知其他文化、融入自然生态,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平台和渠道。山地旅游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文化优势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美美与共的丰富内涵。

山地旅游是旅游业重要支柱,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山地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场约20%,年产值1000至1400亿美元,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山地旅游潜力巨大。

亚洲是人类最早定居地之一,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星罗棋布。亚洲山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许多独具特色、成熟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无限。

结合亚洲政治经济新变化和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我谈一些推动亚洲山地旅游业发展与促进亚洲各国文明文化交流的想法和建议:

一、减少和消除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摒弃“冷战思维”,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团结互助、开放包容,积极推动亚洲山地旅游的稳定、深入发展。

亚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场景下的人员、资金、资源、信息等自由流动,也就是说需要相对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所谓“旅游无国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乃至冲突是亚洲旅游发展的“毒药”,各国要以人类共同价值观为指引,打破各种人为的地缘政治经济障碍,为旅游业全面振兴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同舟共济谋发展,千帆竞发启新程。”亚洲山地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在战胜新冠疫情曙光在即之际,从需求端看,将出现强烈的反弹,人们对山地旅游寄予厚望,希望山地旅游行业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新颖的旅游体验。这对于山地旅游的供应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前,旅游行业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双重冲击下,供应链危机、人才链危机、产业链危机,都已浮出水面,形成严峻的挑战。

挑战严峻,机遇同样前所未有。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过去旅游形式的简单重复,需要加大旅游供应侧改革的力度,创新理念和做法,以适应人们对山地旅游的新要求。

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协会、研究机构都要发挥作用,维持和改进供应链的修复和更新、减少人才流失、完善标准制定、研究产业趋势方向,共同开创亚洲山地旅游的新格局、新环境、新气象。

三、以旅游为载体,加强各国人民的交往,努力促进不同文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地缘政治疑虑乃至敌意,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

要勇于打破区域、国别限制,推动“旅游无国界”理念真正落地,促进旅游特别是亚洲山地旅游的迅速恢复。可以尝试以旅游带动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以旅游推动文化互鉴、文明交流,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为减少地缘政治偏见、消除疑虑、防止冲突发挥润滑剂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把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全面升级的新技术、新发明、新模式,融合、嵌入到亚洲各国山地旅游的发展之中,科技赋能,为旅游者提供与时俱进、身心健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山地旅游新体验。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利用科技赋能、文化赋能、绿色赋能,从亚洲视角出发,创新区域山地旅游的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打造平衡普惠山地旅游发展模式,建设可持续山地旅游发展新格局。

五、推动亚洲山地旅游新发展不能停留在文字和口头,需要各国政府和山地旅游从业各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山地旅游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案变成现实和产品。有几点建议:

一是构建中立、普惠、专业的山地旅游行业标准,呼吁各国配套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山地旅游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多元的区域文化特点,需要符合山地旅游特征的标准体系,包括服务标准体系、安全标准体系、环境标准体系、文明保护标准体系等,以确保山地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

亚洲山地旅游标准制定要考虑亚洲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和长远发展。例如,山地旅游目的地一般来讲负氧离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适合旅居养老和康养。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困扰亚洲国家的今天,制定相关标准时要考虑到医疗、保险、健康产业等资源的融合。

二是山地旅游要配合各国国家发展战略,为各国经济发展、减贫扶贫、乡村振兴做贡献。譬如,中国的山地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做的比较好,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三是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基石,山地旅游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各种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专业人才。结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政府和旅游企业协调联动,培养更多山地旅游人才,设立人才选拔,培养,培训机制,鼓励专业研究机构发展,迫在眉睫。

加快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样重要,“旅游+”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之初就提出的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新理念。需要将山地旅游和其他行业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培养孪生共存的经济文化发展思想,创造更多人民喜闻乐见、趋之若鹜的山地旅游新体验。

四是确保山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在山地资源保护中求山地旅游的发展。保护和发展之间是共生共享关系,不能相生相克。在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持,帮助旅游业转型,而旅游业则要利用“旅游+”理念来融合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做大、做新产业蛋糕,扩大转型空间。

我们将迎来一个不断变化、全新的世界,亚洲自然不会例外。世界格局在变,国际秩序在变,全球治理体系在变,山地旅游的环境、理念、方案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呼吁亚洲各国和山地旅游产业从业各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专题活动

更多>>